真正的心理咨询应该有的样子

    情感心理 cucubird881 45次浏览

    真正的咨询,应该是咨询师在工作设置下制造共情、理解的氛围,让来访者产生很多童年没获得的需要,而咨询师对这些需要一一做出反应。不同的来访者产生的需要不同,所以咨询师除了自我觉察外,还需要觉察来访者,对不同来访者的不同心理阶段产生不一样的反应。

    如果来访者处在心理发展的早期,类似口欲期的阶段,这时候对他过早地澄清、面质和解释,会加重他的破碎,所以咨询师需要做出类似早年母亲的反应,花时间给他的自我一个命名,这对咨询师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会对治疗师进行原始性攻击,带有怀疑的目光,没有界限,分不清你我,所以往往难以治愈,需要五年、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治疗中要理解来访者,对他的每个反应都做出近因式反应,同时设置清晰的边界,不让来访者退行,如果完全退行就没办法保持一部分社会功能。

    大多数来自社会层面的来访者自我功能相对良好,既能保持退行,又能保持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有一部分来访者自我缺失,不完整,跟别人情感联接断裂,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都有困难,对这类来访者,可以用一些面质和澄清,在共情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找到自我。对于咨询师来说,要清楚自己的情感和界限,同时知道来访者的位置。

    每个咨询师的特点不同,需要通过自我体验和团体体验来搞清自己的位置,知道在跟父母关系中发生过什么或缺少什么。以我个人为例,我是女性咨询师,我知道自己的经历让我擅长什么样的个案以及在什么地方需要突破自己。

    我父母感情比较好,给了我十足的安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离开了父母,虽然这让我在某些方面很独立,但内心深处还是需要融合。在家庭中,我认同母亲,所以对女性认同较好,而父母关系不和谐,影响了我对男性的看法。

    我的姐姐跟我的爸爸关系比较亲近,而我与母亲关系更为亲近,这导致我更擅长处理女性个案。女性个案需要处理来访者跟母亲的关系,根据与母亲关系的好坏,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是跟妈妈关系比较糟糕的来访者,她们不喜欢女性治疗师,在咨访关系中,咨询师会经常遭受她们的攻击和质疑。作为咨询师,你要消化这些愤怒、攻击和质疑,因为她们在这个过程中有跟母亲联结的深度渴望。来访者跟母亲糟糕的关系,会使其丧失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在亲密关系中出现很多问题。这类来访者跟父亲关系比较好,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她们就会充当父母关系的平衡器和调解员,但她们并不能真正得到母亲和父亲的关注,得到的只是父母双方基于自己的需要给她们的关注。她们不太有自我,所以需要真正的来自于母亲的关注,从而找到自己。

    另一种来访者跟母亲关系很好,很依赖母亲。这样的母亲比较有控制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丈夫不满意。这样的来访者会接受和讨好咨询师,你们会产生温暖的咨访关系,然后你会产生私心杂念,想在这种关系中停留。咨询师要觉察这种私心,因为这样的来访者对母亲有依赖和认同,对男性有糟糕的看法,很难从父亲那里获得关注,很难表达反抗,很难对妈妈说不。因此,在治疗这一类来访者时,常常会陷在甜蜜的僵局中,虽然关系很好,但没有进展,直到她们跟母亲分离后,才能了解到父亲在其眼里的位置。

    治疗师也存在这两种特质,所以要改变自己的位置,即如果治疗师处在认同的位置上,就要警惕第二类来访者,因为你们容易相互认同;如果治疗师跟第一类来访者类似,跟母亲关系不好,但是跟父亲关系很好,这样也容易产生认同。因此,同类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容易在类似的地方产生匹配,这会导致你们在治疗中产生盲点。咨询师都是用自身来做咨询,所以在这两方面要圆融和贯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很多女性咨询师,如果对自己的女性身份认识不够清晰,就没办法对来访者作出女性的反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咨询师本身身份不确定的话,就不能帮助来访者确认他自己。女性咨询师比较擅长情感问题,所以需要警惕父亲角色的指责、力量和边界特质,因为她渴望自己做来访者的好妈妈,不太愿意接受来访者的攻击。

    一个咨询师的真实感对于好的咨访关系非常重要。所以,身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真实感。很多人常常想要扮演一个咨询师的角色而不自觉地伪装自己。事实上,职业的身份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个基本的界限,否则就会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来访者希望通过你的真实存在一点点照见他自己的存在,如果咨询师本身伪装得自己都要消失了,来访者就无法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他自己。

    很多空乏无力的父母也是这样,孩子始终没办法在父母眼中照见自己。真实并不是在治疗中恣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在来访者表达情绪的时候,跟来访者一起看到这个情绪,而不是为了发泄。做一个真实的人比做一个伪装的人需要更好的自我功能,这就要求咨询师不断地历练自己。

    同时,咨询师还要注意自己的人性部分,所谓人性,就是你有自己的爱好、喜欢和兴趣,对生活兴致勃勃,对社会责任不推脱。如果没有人性这部分,在帮助来访者时就会非常无力。由于很多咨询师并不容易找到个案,觉得非常辛苦,所以在咨询时不得不伪装自己,也不敢表达自己,这部分需要督导师的帮助。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 转载请注明真正的心理咨询应该有的样子
    喜欢 (0)
    皖ICP备2022016281号-13